茅台酒前身之一,王茅的历史故事!王茅和荣和烧坊什么关系?
前面已经给大家说了茅台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和烧坊、成义烧坊都送去了展品,是由于官方的懒政才造成了获奖后不知道是谁家产品的尴尬事,也让两家都有故事讲。今天,就给大家说说荣和烧坊的事。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劲牌奖凭及贵州省长公署的裁决书
荣和烧坊是如何形成的?
自乾隆十年(1745年)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朝廷动工疏通赤水河后,茅台成为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之盐运的兴起,使地处川黔要塞的茅台镇商业日趋兴旺发达。来自西北、湖广、川滇一带的商人云集茅台,出现了“蜀盐走贵州,秦商聚茅台”的繁华局面。
茅台渡口纪念碑
就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中,入赘张家的王振发建立了“天和号”经营盐业,迅速成为一方巨富。发迹后的王振发要经常宴请盐商,于是“天和号”修建了自己的酒坊,酿酒宴请客商和亲朋好友。并且酿出的酒品质上乘,客人饮后赞不绝口,而“天和号”所以酿出如此美酒与茅台悠久的酿酒历史息息相关。
到清嘉庆年间,茅台镇的酒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高峰,形成了“家唯储酒卖,船只载盐多”的繁荣局面。清光绪五年(1879年),由仁怀县富绅石荣霄、孙全太和“王天和”盐号老板王立夫(王振发之孙)合股开设,由股东名字和店名各取一字,命名为“荣太和”烧坊。
荣太和烧坊旧照(图片来源于“荣太和烧坊石荣霄:一个酿酒世家的传奇历史”一文)
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,王立夫之子王成俊将股权转让王泽生,王泽生将“荣太和烧坊”改名为“荣和烧坊”。1949年王泽生去世,“荣和烧坊”由他的儿子王秉乾继续经营,由原来的两个窖坑增加到六个,生产能力达12000多千克,但由于管理落后,常年产量仅有5000千克左右。
1951年2月,“荣和烧坊”老板王秉乾因罪枪决,烧坊即停止生产。1952年10月,仁怀县财经委员会决定将没收的“荣和烧坊”估价500万人民币旧币划拨给茅台酒厂。
20世纪30年代“荣和烧坊”商标
这就是荣和烧坊的酿酒经历,而“王茅”其实后来人以“王”性简称而来,同样“华茅”和“赖茅”也是如此。
从这个经历可以看出,华茅和王茅都是盐商转为酿酒的,而王茅的历史比华茅更早一些,至于说那家的酒更好喝,这已经成为世纪疑问了,不过现在都成了茅台的一族,也许你喝到的茅台酒中就有一丢丢华茅或王茅的老酒?
关于茅台的历史,您还听过什么故事,评论区一起分享一下吧!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