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季财酒 发表于 2015-10-28 16:03

从宋朝开始就有了喝酒不杂饮的道理了

在宋朝,人们重视三个节日:春节,清明节,还有冬至。

每年冬至,官员会放假,商铺会歇业,皇帝会举行大朝会宴请群臣,民间会置办酒席款待宾客。论热闹,冬至一点儿都不亚于春节;论开销,冬至甚至能超过春节。在北宋中原地带,春节的主食是素馎饦(菜汤煮面条),冬至的主食却是肉饺子,所以民谚有“肥冬瘦年”一说。

话说北宋初年,豫南叶县有一个名叫胡适的书生,跟后来的胡适之博士同名同姓。这位胡适家里很穷,冬至待客,居然买不起酒。俗话说“无酒不成席”,没酒怎么待客呢?他急中生智,把七大姑八大姨去他家走亲戚时拎的酒搬了出来,统统开瓶,倒进一口大缸,稀哩哗啦一顿搅,搅匀之后用泥封住。等朋友来了,他就把这缸混合酒搬出来,在炭火上热一热,请大伙畅饮。

刚开始,客人们喝得很高兴,喝到一半,有人耐不住了,扶着桌子站起来,捂着肚子往外跑。胡适一把拽住:“不许逃席!”那位客人苦着脸说:“我不是逃席,我是要出去吐一吐,不瞒您说,我平时酒量还可以,可是今天实在受不了您家这缸胡乱掺杂的混合酒啊!”

上述故事出自陶毂《清异录》。陶毂是宋初大臣,五代十国时期就屡任高官,吃过见过,经验丰富,他在故事的结尾总结道:“酒不可杂饮,饮之,虽善酒者亦醉,盖生取、煮炼之殊,官法、私法之异。”酒这东西不怕多喝,就怕把不同牌子不同种类的酒掺在一块儿喝,否则很容易醉倒。为啥?因为官酒跟私酒的配方不一样,经过熬煮杀菌的酒跟不经过熬煮的酒成分不一样,配方不同,成分不同,度数更不同,硬掺到一起,它会起化学反应,生出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。

陶毂的话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。常喝酒的朋友都知道,白酒跟啤酒掺着喝确实容易醉,酱香酒跟清香酒掺着喝确实有怪味,用六十度的二锅头去勾兑十六度的加饭酒,那简直跟泔水没什么区别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从宋朝开始就有了喝酒不杂饮的道理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