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品鉴] 李寻谈酒:没有洋酒淘汰中国白酒,只有好酒淘汰劣酒

原创: 李寻谈酒  李寻的酒吧

1.中国年轻人喜欢洋酒,不爱白酒?

笔者为撰写《酒的中国地理》而搜集素材的时候,曾对全国白酒主要市场做过一番系统的考察,其中就包括了对广东酒市场的考察,我们发现广东酒市场品种非常多,也比较杂,既有传统的玉冰烧,也有国内其他产地的白酒,高中低端都有。

1.jpg

广东当地传统白酒玉冰烧

除此之外,广东市场上还有各种洋酒,种类之繁多,放在中国各地市场背景下来看,即使不算最全,也应该差不多了,它们涵盖了各个大类,品牌名称数以百计,蔚为大观。

广东酒市场上的洋酒多,这个特点可能和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关,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区,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大,日常生活当中喝洋酒的概率比内地省份高,也是情理当中的事情。不过,也有人就担心了,觉得以后中国年轻人会越来越喜欢洋酒而不喜欢中国白酒。

我觉得这个命题并不成立。

2.洋酒一样有优劣之分

实际上我们观察一下洋酒就会发现,人们对洋酒的喜欢或者说偏好也是不断在变的。

以笔者的品饮经历为例,我最初喜欢喝白兰地,像人头马、轩尼诗都喝过不少时间,后来喝的洋酒品种更多了,又觉得威士忌比较好,就基本不喝白兰地。

2.jpg

威士忌名酒芝华士12年

在威士忌这方面,我最初也是从芝华士12年开始喝起,后来又接触到单一麦芽威士忌,非常喜欢,单一麦芽威士忌好就好在,喝完之后的身体感受要比喝了调配型威士忌之后舒服,所以在喝惯单一麦芽威士忌之后,我便对百龄坛、芝华士等这些调配型威士忌没有兴趣,基本就不喝了。

3.jpg

单一麦芽的格兰杰威士忌

实际上,就算单一麦芽型威士忌,同一种酒也是有变化的。有个时期,大概持续了六、七年时间吧,我特别喜欢麦卡伦这款威士忌,算是对这款酒的忠诚度比较高了,不过从2016年以后就发现它的味道有点不对,同样是麦卡伦12年酒,颜色开始变淡,口感也变得粗糙,再后来就发现这款酒突然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包装,搞不清楚到底哪一种是真正进口的?是不是有所谓的公海酒混进来了?或者是在中国灌装了?又或者有什么别的原因改变了这个酒的品质?总之它跟原来最初喝过的酒有比较大的差别。

4.jpg

笔者喝过的三款麦卡伦12年威士忌。左一、左二均为鉴赏家1700,其中黑色盒装金标版推出较早,浅黑色盒装白标版推出稍晚,右边棕色盒装的是麦卡伦12年

5.jpg

从左至右,金标版鉴赏家1700、白标版鉴赏家1700、麦卡伦12年单瓶装特写。金标版价格大概800多元(左一),白标版大概600多元(左二),这两款酒的品质都还不错,比普通麦卡伦12年(右一)还好一点。实际上从三款酒的颜色也可以看出,金标版最重,白标版次之,麦卡伦12年最淡。笔者当初刚喝的时候,麦卡伦12年卖298元,后来不断涨价,从398元、498元最后涨到600多元,但在涨到600多元的时候,感觉品质就跟原来不一样了,差别较大,不过如今即便这种棕色包装款式的麦卡伦12年也已经都没有,而代之以一种蓝钻,颜色更浅

6.jpg

现在商场上只能见到蓝钻麦卡伦12年威士忌,颜色明显就比较淡,市场上大概卖400多元,在威士忌这个范围里,它属于比较差的了,不好喝

由于麦卡伦这个酒的品种太多,差别大,我自己也变得无所适从起来,不知道怎么选择为好,导致我现在基本上就不买这个酒,也不敢随便喝,只能另外寻找一些新进口的、可能还没来得及有那么多造假名堂的酒来喝。

我认为喝酒这个事还是得跟着感觉走,喝得顺了、喝得感觉好了的酒,消费者对它的忠诚度自然就会高一点,如果喝同一个牌子酒,发现它里面换了内容,味道和感觉都变了,消费者肯定就不愿意喝它,肯定要再换一个自己感觉好喝的酒。

3.不是洋酒淘汰白酒,而是好酒淘汰劣酒

推而广之,洋酒方面这个情况其实跟中国白酒市场也是一样的,中国白酒界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,说中国市场上一年喝倒一个牌子,意思是一个酒厂刚开始创牌子、推广市场的时候,瓶子里装的酒基本上真是好酒,即便是固液酒,固态酒的比例也比较高,但在酒的品牌效应建立起来之后,酒厂可能就开始做动作,不断增加液态酒的比例,殊不知消费者喝酒是有记忆的,今年喝的酒和去年喝的不一样,而且慢慢发现口感越来越差,消费者可能就开始放弃这个酒了。

如果酒厂真想抓住年轻消费者,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,提供价格适中的优质酒才是根本之道,把固液酒或者液态酒做得再花哨,终究是无法获得年轻消费者喜欢的。如果一家酒厂用劣酒去冒充好酒,那等于是自己把自己淘汰了,酒的市场,从稍微长一点时间段来看它,这个淘汰过程始终是存在的。

所以本质上讲,没有洋酒淘汰中国酒这一说,只有好酒淘汰劣酒这一说,无论是白酒市场还是洋酒市场,均是如此。

举报

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表情 图片
关注酒市网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